承德市農村電商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胡健歆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是承德市農業普查課題(編號2019009)的部分成果。 摘要:農村電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農業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全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我國從上到下的一個共識,很多地方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承德市在農村電商方面的發展成績非常突出,取得了在河北省乃至全國都比較優秀的成績。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承德市農村電商在發展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比較突出的是人才匱乏,從業隊伍業務水平低,市場參與主體少,規模化程度低,范圍難以擴張等等。本課題分析了承德市農村電商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并提出來一些理論性和實際性相結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產業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被提出,城鄉一體化建設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近些年來國家有關部門不斷出臺促進農村發展的政策文件,其中一條比較重要的就是鼓勵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業務,隨著“互聯網+農業”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迎來一個高峰期。 以通信技術、物流信息、智能裝備為代表的智能設備開始迅速普及和推廣,為社會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智能設備和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農村信息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淘寶、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將觸角深入到農村市場。 一、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概況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2017年度中國農村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農村地區實現網絡零售額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2017年中國農村網民占比27.0%,規模達2.09億,較2016年底增加793萬人,同比增長4.0%。2017年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較2016年增加169.3萬家,同比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各地鼓勵農村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借助電商脫貧致富,農村電商在開辟上行新通道方面加快了腳步,全國特色產品在電子商務平臺開始流通。幾大電商平臺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等與農村的互動越發良性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扮演起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隨著振興鄉村戰略的逐步推進,農村電商業務也會更加興旺。農村電商的經營模式、產品標準化管理、產業的融合、供應鏈的重塑等方面將會出現更大的變化。 二、承德市農村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有待提高 截止到2017底,承德市下轄的8個縣,有6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及6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商務孵化園10個,其中圍場、隆化、寬城、平泉、灤平、興隆、雙橋、雙灤、豐寧等9個園區已建成投入使用,中國網庫20家單品平臺已上線運營,新建設中國金蓮花交易網、中國剪紙交易網、中國滑子菇交易網等平臺相繼投入使用。電子商務全面覆蓋2474個行政村并提檔升級,新增網店246個,帶動企業投資2579萬元。 在目前市縣鄉三級電商建設體制之下,盡管承德市已經基本解決了農村電商發展的硬件問題,但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道路交通狀態存在提升的空間。二是物流配送體系亟待整合并提高效率。三是網絡資源建設有待加強。 (二)農村電商的從業人才水平較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實現,包括消費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農民都處于主體地位,是必不可少的參與者。農民的教育水平和電子商務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了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高低。在農村城鎮化的浪潮中,年輕的村民有外流的跡象,回到農村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農民相對來說較為稀少。年紀大的村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還很模糊,缺乏相關的思想意識,很難調動農民開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制約因素。而且電子商務人才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營銷、運營、設計等承擔不同職責的崗位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突出的問題是人才供需出入較大,高級專業人才短缺,從農村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更為明顯。 表1 承德市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教育程度構成和比例
根據我市的農業產業經營人員的普查資料分析,我市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文化水平整體不高,學習知識的興趣不濃,農村電子商務的主體還不是大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 (三)農業批發市場體系的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有待加強 農產品的批發市場承擔著重要的商品流通功能發揮著市場的集聚效應。建設和完善大型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有助于線下和線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全市已發展多種農產品市場體系。主要涉農市場如下: 表2 承德市重點涉農批發市場的分布
盡管這些農業市場的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市場多數承擔的是局部的和線下的交易職能。電子商務信息化建設有待提高,并且不能夠做到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發展,缺乏規模效應、創業氛圍和市場領導者品牌。 (四)在產品的品牌化、市場化、產業化、融合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盡管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也看到還存在發展比較緩慢,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京東為例。 表3 京東前10頁顯示“承德”商品的統計
數據來源:根據京東商城搜索承德的前10頁數據整理,截止到2018.12月25日 根據京東特色館的承德館統計:產品數量200+。承德扶貧館上線數量36+。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幾個建成運行的國字頭交易網站也存在流量比較低的問題。如: 表4 承德市三大國字頭交易網信息狀況
數據來源:根據各個網站數據整理,截止到2018.12月25日 三、承德市農村電商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作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電商快速發展。 加強政府的領導和指導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引領農村電商的發展。地方政府對于地方電子商務的發展非常了解,要從總體和全局的角度研究本地的電商特色、發展資源、可供發展和選擇的路徑以及實現的條件等。結合國內外一些成功的發展案例,具體研究、制定并執行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村電商政策,做好本地農村電商的政策設計。 (二)加強農村電商信息的擴散和傳播,提升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專門從事農村電商的活動。政府和企業加強和本地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合作力度,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經營能力的電子商務人才,從事農村電商的有關項目和活動。可以利用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指導師生進入基層進行技術扶貧,項目運營,項目托管,創業實踐等活動。 (三)立足于資源優勢,建設農業地域性代表品牌,強化特色優質產業建設,促進農村電商協調發展。承德市具有優質的農業資源,完全具備農村電商發展的條件。在本市電商行業三年發展規劃中,承德市政府要通過“實施電子商務品牌引領工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大力發展網絡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軟實力。鼓勵企業與各類載體合作,加強本地制造品牌的線上宣傳推廣。重點推薦中華老字號企業、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設立名優產品庫,對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網絡平臺地方特色館。積極參加電商節、網博會,幫助企業整合各類服務資源。到2020年,打造5個在國內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名優品牌。” (四)繼續發展和壯大龍頭品牌,完善電商平臺,不斷增加和擴大農村電商的市場主體,提高市場主體的多元化水平。農業龍頭企業具有規模優勢和特色優勢,他們往往對農村電商的發展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和帶動作用。政府和企業應該積極推動農業龍頭企業進行農村電商的推廣活動。龍頭企業的獎勵和補貼和電子商務聯系起來,多渠道地利用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承德市不斷積極推進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每年都進行認證。可以推動企業進行電子商務建設。 (五)繼續完善農村電商的支持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地為農村電商服務。農村電商的支持體系是為了電商服務的體系,主要包括電商產業園區的規劃和設計;電商服務中心的站點建設;農副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企業和個人信用監管體系和建設等。農村電商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征,中國的所有農產品必將都會帶有強烈的區域屬性,對于區域性所屬權的爭奪也會越來越激烈。因此應該用創新型的思維做好現代公共服務。 加強本地電商化資源的管理,爭取建成全國最早的鄉鎮級別單品產品規劃。具有公共使用特征的地區特色產品做好規劃和管理,防止不當使用。建立或者聘請專業團隊負責梳理本地特色產品和產業,做好每一個產品、行業和產業的地方規劃。比如平泉在山杏產業上的規劃做得較好。爭取在全國率先做好城鎮級別的產品規劃,這個工作也可以借助大學、機構等的人才來完成。這樣我們承擔的優勢資源得以確認和保護,直到獲得商機。爭取在全國出現幾個有明顯承德特色的爆款單品。規劃一個產品一個公共品牌,如承德的水、承德的礦等都具有典型的承德特征。和企業一起策劃本地重要的農村電商事件。 (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加快農村產業的融合。加快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農村電商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獨立運營的電商團隊,發展出龍頭線上企業。這種依靠資源發展出來的線上龍頭企業特別容易走出線下和線上的融合,從而擴大規模效應并能夠帶動范圍經濟。 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促進了公司供應鏈的改善,提升了效率。改變了范圍經濟,提升產業鏈的價值。產業范圍的擴大,又可以融合其它產業。比如,農林產業的發展可以融合鄉村旅游業,鄉村旅游業的振興可以促進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二者的相互促進關系在電商時代非常明顯。因此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促進農村產業升級都是可以互相推動的。 參考文獻: [1]崔凱,馮獻.演化視角下農村電商“上下并行”的邏輯與趨勢[J].中國農村經濟,2018(03). [2]王波,王興帥.新常態下農村電商發展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8(03). |


